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七章 龙骧军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没想到带兵来此协助我的,居然是你。”刘陟坐在新军军营中简易的帐幕内,望着眼前的之人;回想起了大半个月前的宴射——当时借他箭的,便是此人。

    “衙内军左厢褒信军第二指挥、指挥使李守鄘,见过龙骧军都指挥使!”来将单膝及地,叉手上禀。

    龙骧军,便是刘陟新军的军号;其二字又可作“龙襄”,襄者,举也。

    龙骧便是昂举腾跃、气概威武的样子;刘陟觉得这个词寓意不错,叫起来声势也够敞亮;更与他欲奋迅而起,扫清藩镇沉疴的精神面貌相当契合,于是定下了此军号。

    此外龙骧亦是良马及善水战之将的名号,暗含着刘陟想把这只军队练地步骑水战样样精通、水陆之上所向披靡的期待。

    刘陟扶起了李守鄘,示意他道一旁落座,问道:“李营使别来无恙,那日多亏你赠箭;不然我怕是连竞射都无法参加,便被驱逐离场;可惜害得你......”

    “都指挥使言重了,末将若是见不到都指挥使的神射,才是真正的憾事;”李守鄘恭维了一番,而后问出了自己的疑惑:

    “敢问都指挥使为何不用惯用的编制,来编设新军呢?”

    他口中惯用的编制,就是清海军以及大部分藩镇使用的编制;具体则是:衙内军或牙外军,都分左右两厢,每厢下辖五军,每军下辖五指挥,每指挥下辖五都;都的人数不尽相同,约在百八十人之间。

    这种编制自安史之乱后便渐渐施行,如今已成定式;但在刘陟看来,这种军制相较于初唐,已经是一次退步了。

    “依我之见,旧的编制层级太过臃肿,上令传达难畅;”刘陟一手把玩着障刀上的环首,一面回道:“打个比方吧,将军治军就如同朝廷治理州县一般,如果尚有余力,完全不必多设中间之层级。”

    这个观点倒是引起了李守鄘的兴趣,他追问道:“都指挥使的意思是,例如都与指挥这些层级,设置的过于冗余?”

    刘陟颇为自信地点了点头,认可了李守鄘对此的判断;因为这可不是他一家之言,在李卫公的兵法里,也能找到与之印证的地方。

    李靖的层级划分,颇有现代扁平化指挥理念的影子;或者说现代扁平化指挥,一部分脱胎于李卫公编军的理念。

    在卫公兵法中、讲述部伍营阵的内容里,清清楚楚地写着:如果一将率二万人的部队出征,那么其中一万四千人为战兵,分为二百八十个队,分别隶属于七军。【注1】

    这七军除了中军辖战兵二千八百人外,剩余六军都辖战兵一千八百五十或一千九百人;军下直接便辖五十人的队,极大的减少了传令的中间环节,让士卒能够更清楚的接受主帅的命令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编制也有缺点,一是对基层士卒素质要求较高,要求每个队都有人要识金鼓旗令;另外还对指挥者的素质要求较高,不但要求他对自己的每个队了解透彻,还要求他在纷乱的战场上足够镇定,这样才能用精细微妙的指挥,发挥出己方军队混如一体却灵活机动的优势。

    这些理解,刘陟向李守鄘一一说明,后者沉思良久后才若有所悟;而后他不由地望向帐外,接着问道:

    “方才我入营时,看见营内立着些写着甲乙丙丁戊的白牌,后面各列矮桌胡床,是登记编伍用的么?”

    “李营使果然慧眼如炬,一看便认了出来。”刘陟颇为自豪的扬了扬头,向李守鄘详细阐明了他新设的编伍册籍之法:

    首先,每入营五十人,就编成一队,按照进入顺序排列;如果这些人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