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六章 当务之急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>
    二人步入厅中,落定之后,刘陟总结道:“实收一共亦是三百六十四贯五百钱,分文不少!”

    刘隐十分震惊,他本有些刁难刘陟,为的就是让弟弟体验下实事有多难做;没料到刘陟居然在只带了一个属吏的情况下,当天便补收了一个里的税钱。

    他正要开口称赞,却被早早候在这里的妻子严氏抢了先——“叔叔,你这手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刚刚在大门处光线昏暗,刘隐也看不太清,经严氏这么一唤,他才发现弟弟右手上缠着的微微透红的白布,骂道:

    “这狗胆包天的秦武兕,今日带他儿子来登门道歉的时候,明明说的是没有伤你;这么明显的伤口摆在这里,是拿我这个节帅当傻子么!”

    这番话倒是给了刘陟另一番启示,按秦彦彰的举止来说,他不算个非常冲动的人;所以在其认知里,只要不给自己这个衙内造成明显的伤口,稍作侮辱是没事的。

    可那个叫秦武兕的,却煞有其事的登门致歉,很有可能是父子俩对秦武兕掌控军队能力的认知有差异;这个都指挥使没有自己儿子想象的那么风光,所以他不愿意跟身为一镇藩帅的刘隐再生嫌隙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,有可能真的如王定保所说,是清海军的牙外兵裹挟着军官一起嚣张跋扈,而非秦武兕是主导。

    “这事先在一边,明天开始我要亲自调查一番。”

    刘陟心中想了许多,时间却也只是一刹那;他做下了决断后,开始向兄长解释:“他倒没有说谎,这伤是我自己弄的。”

    伴着哥哥嫂嫂两道不解的目光,他只得从实招来:“我见生民卖儿鬻女才能交足税费,心中着实难受,却又无能为力,气急之下,便发泄了一下……”

    门口突然传来细微的响声,刘陟循着声音望去,原来是宜清这个小娘子,她在门外看得心疼,却又碍于身份不好随意入内,只能偷偷抹泪。

    严氏见了,喊了宜清去那些创药、白布之类的,又递给刘陟一双筷子,说道:

    “先吃着吧,这韭菜、崧菜、秋葵,炙牛肉、鱼脍都是你爱吃的,一会还有一道京兆的明菜——浑羊殁忽,我之前已让下人们去庖厨中取了。”

    刘陟已经饿急,左手才接了筷子,右手已经先从盘中取了个炊饼(馒头);但还没拿到身前,就因触动了伤口脱力,炊饼落在了脚下。

    他犹豫了片刻,突然伸手拾起了炊饼,径直塞入口中。

    “你这是干什么,”刘隐瞬间色变,但又很快想通,“你就算省下这个炊饼,能让贫苦百姓都吃上一顿饱饭吗!”

    “不……不能,”刘陟把炊饼已经捏成了麻花状,狠狠地往喉咙里噎着,吐字更是很难辨清,“但、但……着论忙莫(这能让我),好受、好受些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严氏急地直拖他的左手,却丝毫拽不动。

    刘隐长叹一声,安抚着自家妻子,将满脸担忧之色的她带离了偏厅,留刘陟一人在此冷静。

    确认哥嫂都离开后,刘陟慢慢松开了手中的炊饼,暗叹道:

    我怎么变成这样了,为了表现地体恤民生,竟然直接做起了戏……

    不过既然做了,也不必纠结,当务之急——是通查南海、番禺二县户口,调查其贫富分布,看看有没有实行世兵制的基础;世兵制比募兵制的人生约束强了数倍,再加上严格的纪律约束,应该能练出一支如指臂使的军队。

    尽管还有军饷、土地的问题困扰,但前期调查总少不了,先把能做的工作做了;毕竟“脚踏实地,实事求是”这句话,永远不会过时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【注1】赵璘《因话录·商部下》(大概开成大中年间):“盧遂罷選,持金鬻于揚州。時遇金貴,兩獲八千。”所以我设定1两金子=8000文;

    又有《金泥玉屑丛考》引《十国春秋吴越世家》:“同光元年(923年),唐以灭梁来告,王遣司农卿卢苹献金器二百两、银器三千两。”编者注:“银十五两合金一两,金为银之十五倍。”所以1两银子=8000/15、约533文左右,岭南多银少铜,我按1比500来算;

    绢价则参考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“自初定两税,货重钱轻,乃计钱而输绫绢。既而物价愈下,所纳愈多,绢匹为钱三千二百,其后一匹为钱一千六百”,一匹绢布=1600文。

    若无其他注明,以后本书货币换算都依此例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